学科建设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学科建设» 学科规划

中医药英语学科

中医药英语学科是中医药在对外交流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门将英语语言知识与中医药学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新兴交叉性学科,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它以语言学、翻译学、跨文化传播学、中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手段为研究工具,主要研究中医药的英语表达与应用,以解决中医药对外交流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中医药英语翻译标准化和中医药服务人才国际交流能力培养问题,从而有助于扩大中医药国际影响力,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研究方向包括中医药翻译研究、中医药对外传播交流研究、中医药英语教育教学研究。

中医药英语学科创建于2012年,十二五期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培育)学科。学术带头人为方廷钰、谢竹藩和陈恳教授,学科带头人为吴青教授,后备学科带头人为都立澜教授、李晓莉副教授。目前学科团队共44人,硕士生导师11人。其中教授11人(25%),副教授12人(27.2%),讲师20人(45.5%),助教1人(2.3%),其中博士8人(18.2%);硕士3375%);学士36.8%)。团队平均年龄45.6,中位年龄40

  • 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1、中医药翻译:中医药名词术语翻译标准化、中医药古籍及实用文本翻译

2、中医药国际传播与交流:国外中医药发展状况研究、中医药对外传播及国际合作研究

3、中医药英语教育教学研究:中医药英语教育理论、中医药英语教育教学实践探索

  • 学科发展现状与趋势

1 本学科现有基础与定位

中医药英语学科具备如下六方面的基础:一是有三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二是有一支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三是科研成果较为丰硕,有一定学术基础;四是有培养中医药英语本科生的经历和经验作为支撑;五是有北京市重点学科中医人文学交叉学科作为前期工作基础;六是有学校的优势特色专业作为支撑。目前,中医药英语学科已成为研究方向较为明确而有特色、团队稳定、管理规范、国内较为领先的中医药英语学科队伍。

 

2、 本学科的建设情况

本学科已有15年本科办学经验,有比较成熟的中医药英语人才培养方案。目前已有10届英语(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400余名。自2014年开始招收目录外自主设置二级学科中医药外语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目前有在读硕士研究生21名,已毕业3名。

学科建设五年余,团队成员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20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立项3项),校级课题40余项。发表期刊论文百余篇,主编及副主编中医药英语教材、论著多部,其中国家级十三五规划教材2部。

 

3、本学科的发展趋势

中医药英语学科的发展方向是构建并完善学科体系,重视医学英语文献资料的翻译,研究中医药英语文本文体特点,传播中医药传统文化,培养懂外语、懂专业,又通晓国际准则的中医药国际化专业人才,其研究成果主要应用于中医药科学研究领域,为中医药专业研究人员提供国际中医药研究文献、学术成果和论文的英语翻译优化等技术支持,从教学、科研及临床实践各方面为中医药对外推广提供语言支撑与保障,从而满足对外传播中医药文化和推广中医药技术的需要。

  • 学科团队

1、主要学术带头人 方廷钰教授:

方廷钰,男,英语二级教授,第九届、第十届国家政协委员,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原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外语部主任,欧美同学会北京哈佛校友会副会长,现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中医药英语教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英语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翻译专门委员会荣誉顾问、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首席顾问、卫生部来华留学生中医双语教材编委会顾问,并于2008年担任WHO世界传统医学大会翻译组组长。方廷钰教授涉足中医翻译、中医英语教育、中医对外传播、政治等诸多领域,从事中医药英语教学和中医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近四十年,是该领域居主导地位的专家之一。曾赴哈佛大学教育学研究生院任访谈学者,曾多次赴瑞典、美国、西班牙等国讲学。

研究方向:中医药翻译

主要研究成果:方廷钰教授自20世纪70年代起,即负责编写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英词典》中的中医药词条,在其从事中医英语学术研究的数十载,共参与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中医英语相关词典2部,主编词典2部,其领衔主编的《新汉英中医学词典》于2013年再版;译著15部,包括《中国式抗癌:中医治疗肿瘤成功案例》(AnticancerThe Chinese Way)《皮肤针疗法》(Dermal Needling Therapy)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中国传统医学精要》(The Essential Book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该书于1988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上下两册,对中医起源、气血阴阳等基础理论、中药方剂及中医各科都有详细的介绍,为中国大陆学者在美国翻译出版的第一部系统介绍中医的专著。宗教研究评论杂志(Religious Studies Review)曾发表书评说:此书再一次证实了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传奇式的翻译水平。另外,方廷钰教授还主编了《基础中医英语》等6套中医英语教材,并多次为硕士、博士生编写、修订中医药英语教材;于2016年主编并出版了《中医英语300句》一书。

方廷钰教授领导制作了北京中医药数字博物馆(Beijing Digital Museum of TCM),该项目于2011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信息峰会电子健康与环境组大奖,其贡献赢得了中外中医药英语界的一致肯定与推崇。方廷钰教授是北京市重点学科《中医人文学》建设子课题负责人,主持了WHO传统医学大会和其他中医国际会议翻译,并多次赴欧美参加学术会议介绍中医。

方廷钰教授致力于翻译实践、教育教学和中医对外传播近40年,出版了大量中医词典、译著和中医英语教材,国内外受益师生不计其数。

 

其他学术带头人

谢竹藩教授

男,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教授。曾任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副主任、中医科主任、北京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现为名誉所长;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理事长、副会长,现为名誉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一届翻译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席和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审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1981年前往美国旧金山任美中教育学院高级研究员,为美国针灸医生开办中医培训班,并多次应邀为国外医学院校及群众团体作中医学术报告。1982年至2005年间曾11次担任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参与国际上推广传统医学的多项活动及有关条例、准则、研究方法及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等的制定,如世界卫生组织标准针炙命名法的定稿工作、“WHO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的制定、审定工作等。本世纪初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分别制定中医名词术语国际标准时都邀他参加,且被世界卫生组织赞誉为制定此标准的诸多专家的领军核心

谢教授出版了大量的研究专著及中医英文书籍,如1980年的《汉英常用中医药词汇》和1984年的《中医药词典》二书,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他因在《汉英医学大词典》(1987年)一书的编篡中有突出贡献,而获得卫生部嘉奖;同年他还翻译了Chines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中国针灸学》)1994年还与人合作编著出版了《汉英中医药分类词典》。

2000年,谢教授受命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进行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的研究,并于2002年出版了《新编汉英中医药分类词典》、2003年出版了On the Standard Nomencla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04年出版了《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英译》,这些词典和专著就是在该项研究的基础上编著而成,他主持完成的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标准化的研究2005年分获北京市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陈恳教授

男,医学硕士,师从京城名医刘渡舟教授。在世界卫生组织服务二十年,历任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临时顾问;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官员(P4级),主管传统医学;世界卫生组织地区医学顾问(P5) , 主管传统医学,医疗技术,输血安全,卫生科研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世界卫生组织驻太平洋岛国首席代表(WHO驻国大使)(P6),全面负责世界卫生组织在15个太平洋岛国的各项工作;世界卫生组织太平洋技术支援司司长(D1),负责世界卫生组织在22个太平洋岛国的技术支援工作,并继续担任世界卫生组织驻太平洋岛国首席代表;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陈恳教授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曾十数次去欧美国家讲授中医,中药和针灸,深受各国学生的欢迎。此外还曾在中医杂志上发表数篇学术文章,并合著Handbook to Chinese Auricular Therapy(《传统中国耳针疗法》),TESTS Chines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中国针灸测试》);和由DAIHAK Publishing Company 出版的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HO Western Pacific Region(《西太平洋区的传统医学》)。在负责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期间,陈恳教授组织制定了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战略规划,该战略规划获得第52届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委员会的通过,成为整个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第一部有关传统医学的战略规划;帮助有关国家和地区制定支持传统医学的政策法规,包括当前仍在香港和新加坡等国执行的支持使用中医的政策和法规, 以及老挝,蒙古,柬埔寨等国支持使用本国传统医学的政策,并为太平洋岛国制定了Apia Action Plan on the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Pacific Island Countries(《太平洋岛国传统 医学行动计划》)以促进传统医学在太平洋岛国的使用;为促进合理,安全地使用传统医学,制定,编写,出版了Guidelines for the Appropriate Use of Herbal Medicine(《合理使用草药指南》);和Traditional and Modern MedicineHarmonizing the two approaches(《协调传统和现代医学》);提倡充分利用传统医学行医者在初级保健中的作用,组织编制了Training Package for Practioners of Traditional Medicine(《传统医学行医者培训手册》);提倡保留,记录各国传统医学知识,组织编写,审阅,和出版了英文版的《越南的草药》、《韩国的草药》),《南太平洋的草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草药》),再版《中国的草药》;组织起草和出版了Research Guidelines for Evaluating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Herbal Medicines(《评价草药安全性有效性研究规范》)和Guidelines for Clinical Research on Acupuncture(《针灸临床研究规范》),以提高对传统医学的研究水平,并在多国举办传统医学科研方法研讨班;提倡传统医学标准化工作,完成了Standard Acupuncture Nomenclaturesecond edition(《针灸穴位命名标准 第二版》)的审稿和出版,并启动WHO Standard Acupuncture Point Locations(《世界卫生组织针灸穴位定位标准》)的工作。在有关国家推行对草药不良反应的监测,组织了由中国,越南,韩国,澳大利亚,香港和新加坡等国药物监管当局参加的草药协调论坛(FHH)。在负责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期间,还组织,参与了几十个大型传统医学国际会议,各类专家会议,各种主题的研讨会和培训班。

2 学科带头人 吴青教授

吴青,女。墨尔本大学应用语言学硕士,英语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外语部副主任、文法系副主任、人文学院副院长等职。教育部目录外二级学科中医药外语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培育)中医药英语学科带头人,北京市重点学科中医人文学中医国际传播与交流方向学术骨干。北京中医药大学《综合英语I》 精品课程负责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学团队医学英语项目负责人。曾先后作为访问学者赴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研修语言教学和语言学及做研究工作。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翻译分会常务委员和世界中医药学会翻译分会常务理事。

研究方向:中医药翻译、中医药对外交流与传播研究

教授课程:英语写作、英语读写、中医药外语研究专论、中药英语等

主要研究成果:先后主持与承担多项校级科研项目,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在国内外期刊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1篇,各级优秀论文奖6篇;先后主编、副主编/译《新汉英中医学词典(第二版)》等书籍、辞典5部,主编、副主编/译《中药英语教程》、《中医养生学》等高校本科生、研究生英语教材8部,其中国家/省部级/行业规划教材3部。

主要获奖情况:获教育部科研成果奖1项,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BB网络课程评比三等奖1项。先后荣获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主讲教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师、北京中医药大学 我最喜爱的老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就业工作先进个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四届教学名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就业指导教师等称号10余次。

 

3. 后备学科带头人

都立澜教授

女,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育学硕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文法系公共外语教研室主任、人文学院副院长等职。教育部目录外二级学科中医药外语学科后备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培育)中医药英语学术骨干。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英语I-II》精品课程负责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英语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医学英语优秀教学团队核心成员。曾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翻译和跨文化研究中心访学一年。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翻译分会副秘书长。

 

研究方向:医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中医药翻译

教授课程:中医英语、学术英语写作、学术英语听说、中医药外语研究专论

 

主要研究成果:

先后主持参与课题共50余项,其中主持11项,1项为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近年来发表论文40余篇,第一者或通讯作者近30篇,核心期刊收录15篇,论文多次获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主编21世纪高等中医英语规划教材《临床中医英语》等。

 

主要获奖情况:

在教书育人方面,多次荣获校级育人标兵优秀教师2013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光荣称号。在教学方面,曾获北京市研究生英语教学比赛二等奖、多次荣获校级优秀主讲教师、所讲授的课程多次荣获课堂教学优秀课程。 在教改、团队建设方面,作为课程负责人,负责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带领大学英语和医学英语优秀教学团队,完成的大学英语教学、医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获校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李晓莉副教授

女,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人文学院英语系副主任。教育部目录外二级学科中医药外语学科后备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培育)中医药英语学科后备带头人。曾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在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研修中医英语教学及做相关研究工作。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翻译分会、仲景分会理事。

研究方向:中医术语英译研究、中医典籍英译

教授课程:中医英语、西医英语、医学英语文献阅读、医学英语翻译等

主要研究成果:曾主持北京市教委青年英才项目1项,先后主持与承担多项校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期刊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3篇,各级优秀论文奖2篇;先后主编、副主编/译《中医治疗糖尿病(英)》《医学缩略语字典》《中医经典选读(英)金匮要略卷》等书籍、辞典5部,主编、副主编/译《中药英语教程》、《中医护理学(英)》、《中医基础理论(英)》等教材3部。

主要获奖情况: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学团队医学英语项目主要成员,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三完成人)1项,校级优秀BB网络课程评比三等奖1项,校级《中医英语阅读》《医学英语词汇》《中医术语翻译》课程优秀主讲教师。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