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教学» 优秀团队

大学英语优秀教学团队

  带头人:都立澜

  成员:叶若舟孔祥国 王珊珊邵英俊石径叶青陈宁胡丽萍吴夏南陈姗姗王鹰

  年度:2012年

 

  1.课程简介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课程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学习策略为主要教学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提高他们在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的英语交际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提升优秀中医药专业人才的中医药国际传播和交流能力。 

  2.发展历程

  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公共外语部的前身为我校基础医学院外语教研室,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历经了2001年外语部大学英语教研室、2003年文法系大学英语教研室、2007年人文学院公共外语部的发展历程。目前我部拥有20多位英语教师,承担全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和部分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工作,涵盖了本科生、台港澳学生、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主干课和选修课,开设了《大学英语I-VI》的公共英语必修主干课程,《医学英语基础》、《西医英语》、《中医英语(基础)》、《中医英语(临床)》等专业英语课程,《英语听说》、《英语影视欣赏》、《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语论文写作》、《英语阅读》、《翻译》等研究生英语课程,以及《医学英语综合》、《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等选修课程。

  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实践中,公共外语部的英语教学,从我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习需求的实际出发,采用了先进的语言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明确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完善了课程体系设置,改善了教学条件,加强了教学管理和师资培养,构建了以MODEL为特色的大学英语课程, 打造了核心辐射式大学英语教学团队,提高了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升了教师教学水平、专业素养和团队精神。

  3.成员和带头人简介 

  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目前有13名成员,副教授2名,讲师10名,教学辅助人员1名。30-39岁之间的教师11人,占85%,40-50岁之间2人,占15%。团队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是一支责任感强,团结务实,积极进取,乐于奉献,勇于超越的骨干教师队伍。 团队带头人都立澜副教授长期从事大学英语一线教学工作,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教学与管理经验,致力于开展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教学效果突出、教学成果显著,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从事教学22年,为我校精品课程《大学英语、II》负责人,多次获得校级优秀主讲教师称号,2003和2009年分别获校级、市级讲课比赛二等奖,2010、2012年分获校级“育人标兵”和“优秀教师”称号,2012年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完成人)。近五年主持科研项目等5项,其中《基于语料库的中医病机术语的英译研究》获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参与其它各类级课题11项,发表学术论文7篇,担任21世纪高等中医英语规划教材《临床中医英语》主编。

  4.成绩

  大学英语教学团队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积极开展大学英语教学和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教学方面,大学英语教学团队教学理念先进,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果突出。2007-2012年期间,都立澜、叶若舟、孔祥国、叶青、陈宁、石径等多名成员多次获得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主讲教师”称号;大学英语课程5次获得北京中医药大学“课堂教学优秀课程”称号。在第一、二届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中,我团队的大学英语教师石径、邵英俊、叶若舟、王珊珊四位教师分别获得北京赛区的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团队负责人都立澜2009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会组织的“第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团队大学英语团队锐意改革、积极进取、团结合作,2010年获北京中医药大学校级《大学英语I、II》、《大学英语III、IV》两门精品课程立项,是我校英语类课程首次跻身校级精品课程行列,实现了零的突破。

  在科研方面,团队成员不断更新自己的结构,紧跟学术前沿,科研成果不断涌现。近年来,团队成员公开发表论文二十多篇,承担或参与各类课题研究近三十项,其中《国际化背景下中医药专业的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京、鄂、滇中医高等院校为例》和《基于语料库的中医病机术语英译研究》获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我校七年制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教学改革与实践》获2010年校级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立项。“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项目获得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努力为学生搭建各种第一、第二课堂的英语交流平台,充分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团队以学校每年的“学生竞赛周”和“文化月”为平台,积极组织和承办各项赛事和活动,包括全国“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北京市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星舞台”外语歌曲比赛、英语辩论赛和英语国家知识竞赛等,极大地丰富了大学英语学习的第二课堂。在竞赛中,学生们屡屡获得佳绩,自2003年以来,我校共有十余名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一等奖和特等奖;8名学生获得全国“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北京赛区优秀奖;自2008年至今,我校共有25名学生获“北京市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三等奖,近三年,3名学生获二等奖并均跻身该赛事的前十名,展示了我校学生的英语水平,为我校赢得了荣誉。本教学团队成员积极参与以上赛事的组织、指导和培训,共有10余人次获各类赛事的优秀指导教师奖。

  5.特色

  1)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改

  在大学英语教学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该团队教师在转变教学理念,学习教学技术手段,探索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反思,并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先后承担了十余项校级教育科学研究课题、4项教育部课题、1项北京市课题,并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基地,对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进行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的创新改革,探索我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最佳模式。

  2)加强课程建设,突出实践教学

  通过《大学英语I、II》《大学英语III、IV》等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将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为具有现代外语教育理念的高质量基础课程,在强调课程内容的系统性的同时,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与适用性,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最终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精心设计,为学生应用语言提供机会、搭建平台。首先,增加课堂内的实践环节教学和设计,加强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其次,利用网络资源将课堂教学内容有效地延伸至课外实践学习,鼓励并监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深层次、外延性发掘;此外,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水平。

  3)探索教学模式,彰显课程特色

  结合我校英语教学特点,该教学团队先后开展了分级教学和基于网络和计算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索我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最佳模式。此外,针对我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专业特色,在已有教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启动《我校七年制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教学改革与实践》、《基于网络和计算机的多媒体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关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高年级阶段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我校针对大学英语四级机考的互补型教学模式的研究》、《基于需求分析的我校九年制岐黄国医班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通过降低课堂焦虑提高中医英语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和《针对大学英语四、六级新题型的教学策略研究》等课题,着手基础医学英语、中医英语教学和研究工作,积极寻求大学通识英语和专业英语的有效衔接,提高中医英语课堂整体教学效果,力求形成凸显我校专业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体系。

  4)注重师资培养,挖掘科研潜力

  近年来,本团队的青年教师在教改课题研究和精品课程建设中得到了快速的成长。首先,团队实施助教导师制,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在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带领下,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近年来,本团队教师的学生评教平均分为92分以上,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好评,很快成长为优秀的英语教师。

  其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培养思路。多次邀请从事英语教学和研究的专家学者来院举行学术讲座,活跃学术氛围,提高青年教师学术水平。每年选派青年出国进修,或参加国内研修班学习。近两年,本团队有2名教师赴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学习,2名教师获美国富布莱特助教计划支持,即将赴美学习;团队所有教师均多次参加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青年教师在学术交流活动中更新了知识,开阔了视野,科研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目前团队已获校级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10项,校质量工程项目3项,北京市课题1项,教育部课题4项,在国内公开刊物中发表论文共计21篇,为团队建设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和研讨的学术平台,初步形成了配置合理,学术背景互补,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学术梯队和充满活力、勤奋进取、团结协作的教学团队。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4-03
返回
顶部